推广 热搜:

越南 | 越囧行记,让珍贵的生活有失有得,越南旅游游记

   日期:2025-01-26     来源:www.diusong.com    浏览:208    评论:0    
核心提示:在会安古镇的夜色中花灯摇曳,大家坐船夜游却忽降一场大雨。满心欢喜的乘索道来到法式风情小城巴拿山公园却遇一场迷雾,大家在能见度不到5米的世界里兜兜转转一直未见小城真貌。在彩色小城大叻,忽遇一场降温,瑟瑟发抖的提早结束了一天的行程。在胡志明终于...

在会安古镇的夜色中花灯摇曳,大家坐船夜游却忽降一场大雨。满心欢喜的乘索道来到法式风情小城巴拿山公园却遇一场迷雾,大家在能见度不到5米的世界里兜兜转转一直未见小城真貌。在彩色小城大叻,忽遇一场降温,瑟瑟发抖的提早结束了一天的行程。在胡志明终于放晴的最后一天里,却遇多处景点修缮与被拒。我时常是一个非常会自我安慰的人,也由于盲目乐观的性格特点常常回家将来就把旅途中的囧事日渐忘掉,只记得好事了。却如何也没想到,我会写一篇游记,将这么多的囧事罗列出来。写出来并非抱怨或者不甘,而是回头想想自己都感觉好笑,旅途一直多元化的,只须在路上就是惊喜不断,惊吓不断,囧事不断~

早晨六点多坐在泰国的候机室里,不经意的抬头便看到窗外的朝霞染红了天,而后太阳一点点从天际线升起,光芒万丈。我闭上双眼感受来自初生太阳的温暖,又是一段马上出发的新旅程。亚航红色的飞机无论在哪都是一道风景线,告别曼谷的清晨,大家来到了微凉的岘港。

滴雨落花灯,会安之夜

从岘港直接抵达会安古镇附近,休息梳洗后外出夜幕已经即将来临。

从酒店步行至会安古镇只消几分钟的路程,不一会大家便看到灯影交错的画面,各式各色的灯笼挂满街道,为这平淡的夜增添一份斑斓。好似不少其他古城一样,这儿街道两旁是琳琅满目的小店,贩售着各类物件。主街上是人来人往拍纪念照的人,这儿的中国游客好像并不太多,满大街的小商小贩看到东方面孔都用会韩语上来搭讪,他们的英语不太好,韩语却说的好。

沿着主街径直来到河边,河边可着实是光影陆离,挂着各种各样灯笼的小船在河面上一字排开招揽着客人。我本是没兴趣坐船的,但想到在船上拍照可能很好,倒也沉迷尝试,毕竟女孩为了拍照无论做什么都是热情满满的。和船家杀价到150千20分钟,本以为这个价格已算可以,但某一天忽然看到有小伙伴说在越南古镇坐船花了50千,而我光买手里拿的那个纸灯就花了50千,所以在越南,杀价技能真的非常重要~

事实证明,在花灯小船上拍照确实非常好看,是我想象中梦幻的样子。在镜头的虚化中,远处的船只都成为点缀的灯影,它们的影子在水中被拉长,让并不透澈的河水粼粼波光起来。我身着粉色旗袍,脸被周围的灯笼映的红扑扑的,手捧着小小的烛灯是一副娴静模样。越南的传统服装奥黛与中国的旗袍非常像,但我还是更喜欢旗袍的那份温婉与风韵。两者虽然非常像,却还是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差别,中国女人的美,还是更衬旗袍呢。

照片才没拍两张,天忽的降起雨来,这突来的雨点非常大,滴答滴答的打在身上、脸上,我一瞬间是懵逼的,“坐船降大雨”,这个运势也太差了吧。但秉承“来都来了”的旅游信念,还是继续冒雨多拍几张照片。小船上坐人的木板已被浸湿,头发也被打湿,但拍到喜欢的照片依然是手舞足蹈。人对于喜欢的事情一直如此,雨淋一时,喜欢的相片却可以存留许久。

照片拍的差不多将来,便让船家靠岸。雨时下时停,大家便不下雨时前进,下雨时站在屋檐下等雨停。夜晚的会安古城是妖娆的,几乎家家店门口都挂着灯笼,特别是在侧街静谧的路旁,如此的画面或许会叫你想起戴望舒的《雨巷》。我是不喜雨的,但对于古镇小巷的雨却不排斥,雨对于这儿的景色总会有所加成,那些旧旧的墙面和地面在雨夜中更显时光的味道。

和会安古城的灯笼合照是每一个来会安的女孩必做的事情,大家都拒绝不了那做工精美又色彩纷呈的灯笼群。一个个精美的灯笼排在一块成为了街道上最好看的的风景,那形状不同、花色不一样的灯笼凑在一块却是意料之外的和谐。我无可救药的喜欢着明亮的色彩,只看着便欢喜极了。有时我会期望只须明亮,不要黑暗,但后来才了解,正因有黑暗,明亮才可贵。做人也是这样,如若周遭都是黑暗,也愿你闪闪发光。

吃过饭后,雨愈下愈大,我最喜欢的就是下雨时马路上倒映的流光,这大概是雨最好看的的时刻之一。和爱的人共撑一把伞走在雨夜,也是件浪漫的事。滴雨落花灯,是会安的夜。雨夜的会安,除去正街以外,偏路小道上都是不同于白天的静寂,大家走走停停,看看灯笼,毫无目的却不彷徨,有时会想雨来的真不是时候,但或许有时雨它来的也是刚刚好。

斑驳的小城记忆,是阴天的会安

夜雨过后,是依然阴沉着的天空,沿着老路来看白天的古城。白天的河面褪去夜晚的绚烂,变得朴素起来,如此的画面会叫人感觉“非常越南”,而什么叫做“非常越南”呢,我也不了解,这大概就是一种感觉,每一个人内心深处对某一个地方的感知罢。发绿的水面上漂浮着色彩鲜明的游船,河边长着的椰子树不高大却非常繁茂,它们被风吹的歪了头~

来到会安古镇还有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以这儿明晃晃的黄色墙面为背景拍些照。要真说起古镇,国内或恢弘或婉转的古镇实在数不胜数,景致优于这里的也不在少数。但这儿不一样的,叫人印象深刻的,便是这独特而明亮的色彩。大片色彩的涂抹,着实是叫人喜欢的。我也一直相信万事万物中都是自带能量的,声音有能量,叫人悲喜,色彩有能量,会在无意识中影响人的情绪。这会安古镇的暖黄,便叫人感觉温暖舒服。

会安古镇有很多中式建筑,汉字在这里也是容易见到的,有时甚至会恍惚:“大家真的在海外吗”。这样来看越南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是相当深远的。在路上遇见的这面墙实在和旗袍太搭,斑驳的砖瓦墙面都透着旧时光的味道。

沿河的实体门店都布置的非常有当地特点,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是各式各样的灯笼,由于临近圣诞节,处处也必不可少圣诞节的布置,如此的画面颇有种中西结合的意味。我非常喜欢下图这家店前的粉色灯笼,这形似一朵朵垂下的小花儿,黄色与粉色实在是相当契合的搭配。旅途中我非常乐于去找一些别致的角度拍照,所以有时候明明旁边是人山人海的拍照人群,而大家的照片里却空无一人,假如细心发现,其实某些不经意的角落会比大众争相合影的地方愈加别致。

此时的会安古城拥有着日复1日平淡的平时,每个朴素的日和绚烂的夜都迎接着多少的游客,也养育着这里的老板,与一般古城的命并无二致。而在多年前,这里也曾是要紧的港口与贸易中心,每1日迎接着来自各地的商人与客船,那时候的会安是喧闹的。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来此经商的中国人、日本人很多,所以当地政府允许在这里打造华人和日本人单独居住的街道,他们可以在这里根据我们的民族风俗生活,这或许就是会安古城中有这样多中国元素和日本元素是什么原因吧。

继续步行来到古城的中心地区,街两旁是或杂乱或精致的门店,门店间成长着茂盛的三角梅,楼与楼之间是错综复杂的电线。如果是你注意,会发现楼与楼之间会有或宽或窄的小巷,如此的布局像极了福建一些古街的结构,不管如何走都是别有洞天。

看过会安古城的日与夜,便是告别的时刻了。我记忆中的会安古城是斑驳的,那些被雨水侵蚀的墙面,那些并不非常整齐的路面,那些记忆并不强烈,所有都是在岁月中缓缓而行的模样。这大概就是是会安的风韵,历经浮沉后的平淡。这一天,大家要从会安的酒店搬到岘港的酒店,还有几处想游玩的地方,最好最便捷的方法还是包车,继续在小鱼惠游预约了岘港的包车,10点整,司机在约定好的时间在酒店接大家,前往美山遗址。

雨中越南小吴哥,美山遗址

从会安古城到美山遗址大概一小时的车程,在检票处附近会有景区电瓶车直接送往遗址区,坐满或者坐不满都非常快就会走,非常便利~让大家乐了好一阵的是美山遗址的越南名“myson”,看到所有东西都开始脑补:“我儿子博物馆”、“我儿子遗址”、“我儿子邮局”,语言差异闹的笑话有时真的非常有意思,也实在佩服将“myson"音译为“美山”的人,实在是高雅。美山遗址又叫做美山寺庙,这是一片寺庙群,是越南古占婆国宗教遗址,也是东南亚尤为重要的宗教胜地之一。查阅资料时看到这里也曾是一个庞大的王朝,这里的占婆王朝遗址与与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尼的婆罗浮屠遗址、缅甸的蒲甘佛塔遗址齐名,最繁盛的时期,这里的建筑多达70座。因为历史及战争缘由被荒废损害,现在的遗址只剩20座左右。

在美山遗址内,大家共停留了四站,每一处和每一处中间的路途都不非常长,规模也不算太大,整个游览下来2个小时完全足够。整片遗址都有着明显的修缮痕迹,新砖与旧砖相叠,向大家展示着这多年前的王朝遗址。第一站是一处已破损的、没完整相貌的建筑,大家稍作停留继续向前。

此时的雨又滴滴答答的落下来,虽不大便捷,倒也不影响参观。(不过我到目前都没搞懂岘港的天气,为何明明在北半球,却在冬/旱季疯狂下连阴雨!)第二处是一片遗迹群,这里有几座正在修茸中的建筑,可以看出来确实被破坏的相当紧急。最为显眼的,是一座被修茸完整的佛塔,整个建筑完全可以看出新旧砖的分界,旧砖已接近黑色,新砖还未染上时光的颜色。这座佛塔造型很漂亮,在周围绿植的映衬下看上去遗世独立。

继续向前,第三处是一座较大、较完整的建筑,从外观来看也是经过肯定的修缮,但其修缮应该是进行的比较早,大部分红砖都被侵蚀为黑色了,只有小部分有着鲜亮的颜色。雨忽下忽停,大家便赶在雨停的间隙赶快拍人像,没想到旗袍与美山也是契合的。周围的游客极少,空气中是寂静的,大伙都好像维持着自觉的缄默,说话也压低了声音。有时是非常奇怪,环境嘈杂时大家不能一个比一个更大嗓门的大说话,但当安静时,好像稍大的声音也是对这里的冒犯。

看过美山晴天时的照片,但后来却感觉或许阴雨的模样更合适这里。这里是失落的王国,它不像吴哥窟、蒲甘佛塔那样为世人所知,它显然是愈加寂静的。那些旧砖瓦被雨水持续的冲刷着,它旧到已长出青苔,冒出新芽来,想着想着却也有几分感动,生命一直不息的,无论是千百年前占婆王朝兴盛时期,或是现在这里经过没落又被重新修缮的现在,生命一直在这里流动。

看过美山晴天时的照片,但后来却感觉或许阴雨的模样更合适这里。这里是失落的王国,它不像吴哥窟、蒲甘佛塔那样为世人所知,它显然是愈加寂静的。那些旧砖瓦被雨水持续的冲刷着,它旧到已长出青苔,冒出新芽来,想着想着却也有几分感动,生命一直不息的,无论是千百年前占婆王朝兴盛时期,或是现在这里经过没落又被重新修缮的现在,生命一直在这里流动。

看过美山晴天时的照片,但后来却感觉或许阴雨的模样更合适这里。这里是失落的王国,它不像吴哥窟、蒲甘佛塔那样为世人所知,它显然是愈加寂静的。那些旧砖瓦被雨水持续的冲刷着,它旧到已长出青苔,冒出新芽来,想着想着却也有几分感动,生命一直不息的,无论是千百年前占婆王朝兴盛时期,或是现在这里经过没落又被重新修缮的现在,生命一直在这里流动。

一抹淡粉,岘港大教堂

离开美山遗址返回岘港市区的车程大概一个半小时左右,由于在美山遗址逛的时间比较长,大家回到市区时已经3点多了,吃过饭后便直奔岘港大教堂。在嘈杂的街区中,一抹淡粉出目前大家的视线中,便是岘港大教堂了。此处无门票,可自主进院子参观。在越南,参观各色教堂是行程中必不可少的事情,这事无关宗教,大概是对美的赏析与热爱吧,无论什么教,美的事物都是值得大家赞美的。

幸运的是上午还在下雨的天,此时突然透出蓝色来,粉色的教堂在蓝天的印衬下更显纯洁。岘港大教堂的正面以七座塔尖为外形,每一个塔尖上都有一座十字架,下方的墙面上雕刻布置的相当精美,无论单看细节或是局部都是美的。而比较尴尬的是,这座教堂的正后方有一座与之平行的深蓝色现代建筑,若从正面拍教堂,那座建筑暴露无疑。只有从侧面的某一个角度,教堂自己才能挡住违和感的建筑,这个建筑规划实在是有点叫人迷惑。

这座天主教堂始建于192024年,为法国人而建,现在服务于当地的天主教徒。不能不说越南确实是深受很多外来文化影响的国家,而最为甚者就是法国文化,这里余留了很多法国建筑,而风靡的天主教、基督教也应是该缘由。有时也在想,大家来越南旅游,到底看的是什么,除去沙滩等自然风光以外,到底什么东西是越南真的的本来的呢,但或许,被殖民或是被影响的历史也是是越南的一部分,所有些过往造就了今日。

教堂此时并未开放,大家绕着教堂转了一周,侧面的拱形门也好看极了,也不能不承认欧洲人确实是浪漫的,那些细腻的弧度、色彩、精致的雕琢都直击少女心。如此的美与中国风的美又是不一样的,其实也不需要去比较到底哪个更好,不一样的地域文化造就了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人创造了不一样的建筑,对于美的范畴,人应该是包容并济的。只须使我愉悦的,便是美的。

越囧之最,巴拿山大雾

巴拿山公园是来岘港游玩的重中之重,之前在网上看到这儿充满法式风情的建筑时就喜欢极了,这次来越南也将巴拿山公园作为要紧的一站。然而,虽然我来之前已经做好了阴天或下雨的心里筹备,这儿的天气还是让我震撼了。怕的不是暴晒更不是下雨,怕的是明明风景在眼前你却看不到,此时是否该高歌一曲《你是我的眼》==让我来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就在我很嗨的和同缆车的人相谈甚欢时,缆车突然进入一片迷雾中,什么都看不到了,我当时还感觉很有趣,并说:“大家在过云啦”,然而这个云从此时起就没过去了。抵达索道的终点站时,整个室内都是雾气弥漫的,员工穿着羽绒棉服迎接大家,楼道里挂着小太阳传输热气,大家当时的心情:excu百度竞价推广e?羽绒棉服?小太阳?我虽然在攻略里看到过巴拿山上会冷需要带件外套,但这也有点太夸张了,大家来到的可是东南亚啊!又有哪些方法呢,来都来了,硬着头皮往出走呗,从室内出去的一瞬间,我就下意识的想要擦眼镜(眼眼镜的都懂哈哈哈哈),然鹅我今天并没戴框架眼镜,这是真的雾气啊!想象中的欧式城堡此时全都被迷雾遮盖,胡乱的走了几圈仍然一脸懵逼,我是哪个?我在哪?我给琦琦说,不管如何大家先找到标志性建筑吧,如此方向也就比较明确了,就在我说完这句话将来再往前走了两步,巴拿山公园的标志性建筑竟就在大家眼前。

这里本应是整个园区最美丽的地方,欧式的花坛、喷泉为前景,后面是法式风情的高大古堡,我此时真是恨不能变成风婆婆,把这类一直不散的雾吹飞!巴拿山晴天时的模样是如此的

 
打赏
 
更多>同类攻略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中国旅游网-跟团游,自由行,国内游,出境游,周边游,自驾游,景点门票,特价机票,火车票及酒店一站式旅游预订平台